四年级《千字文》学案
发布时间:2022-08-12 阅读:261
学习内容:
人之道(其四)
坐朝①问道②,垂拱平章③。
爱育黎首④,臣伏⑤戎羌⑥。
遐迩⑦一体,率宾⑧归王。
鸣凤在竹,白驹⑨食场。
化⑩被⑪草木,赖⑫及万方⑬。
释词:(标红为重点字词)
①朝:朝堂。
②道:方法,这里指治国的策略。
③平章:辨别、彰明、品评和筹商的意思。
④黎首:黎民百姓。
⑤臣伏:使俯首称臣。
⑥戎羌:戎族和羌族,这里泛指四方各族。
⑦遐迩:远近。
⑧率宾:出自《诗经》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”。“率宾”等同于“率滨”,是四海之内的意思。全句意思是:普天之下的土地都是君王的领土,四海之内的人都是君王的臣民。
⑨驹:小马。
⑩化:教化,指仁德教育。
⑪被:施及,加于……之上。
⑫赖:利益,恩典。
⑬万方:天下。
解句:
贤明的君主坐在朝廷上向大臣们询问治国之道,垂衣拱手,毫不费力就能使天下太平,功绩彰著。
他们爱抚、体恤老百姓,使四方各族人俯首称臣。普天之下都统一成了一个整体,所有的老百姓都服服帖帖地归顺于他的统治。
凤凰在竹林中欢乐的鸣叫,小白马在草场上自由自在地吃着草食。圣君贤王的仁德之治使草木都沾受了恩惠,恩泽遍及天下百姓。
学习目标:
1. 通过反复的诵读和背诵,了解段落里都讲了什么?
一文工作室代写文章,代写软文、代写稿件。